承袭皇室献礼技艺于当代
纯手工缔造独一无二的“翠云雕”
- 木材和木制品制造业
- 与人沟通
- 日本传统技艺
- 创造性
滋贺县
在滋贺县米原市上丹生,这项名为“翠云雕”的传统技艺已传承七十余年。其历史可追溯至昭和十年,初代“翠云”以“翠云雕”之名创立了雕刻所,自此开启了传承之路。
翠云雕是一种以写实手法和立体感强烈的雕刻技法为特点的传统工艺,广泛应用于神社佛阁、花车、山车、神轿、佛坛、隔扇,乃至陈设于壁龛的七福神与佛像等多种作品之中。
这门技艺由第二代、第三代继承,并根据时代需求不断注入新意,予以珍视与发展。手工雕刻所呈现出的细腻与温润,非机械所能复制,其作品至今仍不断吸引来访者的目光。
本文采访了第三代传承人、井尻雕刻所的代表井尻一茂先生,请他讲述接手家业的背景、作为匠人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的愿景。

PROTAGONIST
井尻一茂第三代传人
任何东西都能雕!定制雕刻服务

昭和十年,初代翠云先生在米原市上丹生创立了以“翠云雕”为名的雕刻所。上丹生自古以来被称为“匠人之村”,是佛坛制作盛行的地区。
当时,翠云的父亲以烧炭为生,长年从事山林作业,然而由于劳动过于辛苦,翠云并未考虑继承父业。就在这时,他拜入一位名为森的匠人门下学习技艺。森先生属于“上田派”,擅长制作充满动感的雕刻作品。在一边帮忙工作的过程中,翠云逐渐掌握了雕刻技艺。
翠云14岁便踏入雕刻行业,仅仅十年后,在24岁时便开始收徒,其高超的技艺广为人知。
之后,他还曾负责为皇太子殿下(现今上陛下)制作献礼作品,其技艺在国内外均受到高度评价。自创业以来七十余年,上丹生的雕刻传统依然薪火相传。

目前,井尻雕刻所承接的制作范围极为广泛,从神社佛阁与花车雕刻,到佛坛、隔扇,以及住宅与店铺门面的门牌与招牌,甚至是配饰等多种作品,皆有涉猎。尤其擅长定制雕刻。
“我们所使用的木材,精挑细选自槲树、桧木、樟树、扁柏、朴树、樱花木、杉木(屋久杉)等高品质木种。此外,还使用了一种名为‘琵琶湖材’的木材,它是滋贺县林业合作社通过间伐方式采伐的。通过使用琵琶湖材制作配饰,希望能提升滋贺县木材作为品牌材料的价值。”
几乎可以制作任何物品,是井尻雕刻所的一大优势。他们也致力于餐饮店的装饰作品,例如曾制作位于东京广尾的寿司店天花板雕刻,以及京都法式餐厅“epice”的隔扇与招牌。未来的梦想是为海外酒店的入口或大堂制作雕刻纪念碑。
只能靠自己去发现所需的一切

井尻先生自幼就喜欢绘画与手工制作。他在家族经营的雕刻所中长大,日日耳濡目染凿子(用于钻孔和开槽的小工具)的敲击声,这样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引领他踏上了雕刻之路。
“父亲是第二代传承人,原本立志成为职业高尔夫球手,但后来放弃了梦想,转而成为了一名工匠。他常对我说:‘你就做你喜欢的事吧,雕刻的事不必考虑。’”
井尻先生在工作场所从祖父及其徒弟们那里学习技艺与知识,自幼便生活在一个时刻面对雕刻的环境之中。因此,他在名城大学理工学部电气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便毫不犹豫地决定继承家业,顺其自然地选择了匠人的道路。由于他始终认为祖父——创业者的技艺是“第一”,所以从未考虑去其他工坊修行。
“祖父真的非常严厉,是一个让人畏惧的存在。虽然当时不明白,但现在回头看,祖父的每一句话都构成了如今我为人的根基。”
雕刻作品从无重复之作。今天是隔扇,明天是佛坛;做完大型作品后紧接着可能就是精细的小件制作。随着作品的不同,使用的凿子也必须更换。正是因为能接各种类型的订单,才经历了不同技艺的反复磨练,也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
“掌握凿子的使用与磨刀的技艺需要三年,而要成为真正的一流匠人则需十年。不过,我始终希望追求更高的境界,所以我认为修行将持续到生命的终点。”
虽然早已决心踏上匠人之路,但在以个体经营者身份独立开展事业后,井尻先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寺庙新建数量减少,佛坛行业也逐渐萎靡,迎来了艰难的时代。
“过去我只是领工资的工匠,工作也算稳定,工作也自然而然地会有。然而,自从自己创业后,工作量骤减。于是我开始不断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比如参加百货商场的展会,和设计师合作等。我也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和工会活动,努力学习市场营销。在时代变迁之中,只能靠自己去发现并应对所需的一切。对我来说,真正的转折点是承接了难波Grand花月(NGK)的招牌制作。接到这个案子时,我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据说当时身边的人都在担心“你真的能完成吗?”,但正是这些质疑之声,反而成了井尻先生的动力。这项NGK招牌的制作在日常工作的同时由三人花费半年时间完成,也成为井尻雕刻所名声大噪的重要契机。
由匠人一件一件精心手工制作而成

据说,在雕刻修行时期,井尻先生只被安排做“削平表面”的基础工作,有时甚至还因长时间劳作而患上腱鞘炎。特别是在制作花车雕刻时,使用坚硬的槲树进行精密雕刻,尤为艰辛。
“刚开始时我也曾觉得自己做不到。但在不断雕刻的过程中,慢慢就掌握了技巧。每天坚持下来,雕刻就会像在画画一样,变得自然。我觉得谁都能做到吧。现在我的工作一半是匠人,一半是业务人员。”
井尻先生表示,在雕刻的流程中,最初的“粗雕”至关重要。
“粗雕阶段决定了整体的造型,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这个环节出现偏差,后期就无法通过修饰来弥补。比如我们正在制作的一尊招财猫雕刻,现在它的脚部仍处于粗雕阶段,这时就必须将整体形状整理得很准确。另一方面,最后的‘精修’工序也有它独特的难点。使用雕刻刀将表面打磨得光滑无瑕,每一步都需要非常细致。如果这个环节粗糙了,成品的完成度会大打折扣。”
在井尻雕刻所,从粗雕到精修,所有工序均由匠人亲手一件一件精心完成。他们尤其擅长雕刻龙、狮等充满动感的作品。从大型雕刻到小型饰品,皆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能提供完全定制雕刻服务的工作室并不多,这正是井尻雕刻所的强项。手工精雕带来的温润质感,是机械雕刻永远无法模仿的独特魅力。
希望将米原推广为“工艺之町”

井尻雕刻所的愿景,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作品,进一步弘扬木雕文化的魅力。作为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井尻先生于2020年成立了雕刻体验团体“上丹生啄木鸟(Woodpeckers)”。起初,他们计划与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旅行社合作,将雕刻体验纳入旅游行程中,但遗憾的是,因新冠疫情影响,该活动一度中止。之后,体验项目转向面向日本国内民众开展。然而,最近也有来自美国和荷兰的游客报名参加体验。
“外国朋友们都对木工非常感兴趣,其中还有人把木工当作爱好,对工具的使用也很娴熟。能让这些人享受雕刻的乐趣,我感到非常高兴。”
目前井尻先生尚无长期弟子,但他曾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短期指导。那位接受指导的女性,在辞去原本的工作后,于和歌山独立创业,如今依然在享受着雕刻的工作。
“她能持续带着热情从事雕刻,我感到很欣慰。如今已不再是只靠拜师学艺就能卖出作品的时代了,而是一个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自主推广作品、开辟销售渠道的时代。木头本身可以变化成各种形式,如果年轻人能带着灵活而新颖的视角投入其中,我想他们一定能做出很多有趣的尝试。”

井尻先生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木雕的魅力。
“我也希望有更多海外朋友能亲自来工作室参观。接下来我打算完善面向海外的官方网站与电商平台,让米原作为‘工艺之町’获得世界的关注。如果木雕的魅力能够广泛传播,并有越来越多人想要移居米原,最终遇见未来的继承者,那将是最理想的情况。想象那样的未来,就让我感到无比激动。”
井尻雕刻所始终以顾客的定制需求为基础,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些作品饱含着手工艺特有的温度与匠人的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者,展现出木雕艺术独有的生命力与魅力。
INFORMATION

井尻雕刻所
如果您在寻找木雕作品,请放心交给滋贺的井尻雕刻所。我们承接各种制作,如家庭门牌、店铺招牌、用于节庆装饰的“だんじり”花车雕刻、饰品、小物件以及定制木雕作品。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木材,结合多年积累的技术,由工匠全手工雕刻,尽可能贴近客户的构想。我们的作品具有机器雕刻无法呈现的细腻、独创性与温暖感。欢迎随时咨询关于纪念品、礼品或纪念物等的用途、设计与预算。
- 建立
- 1935
- 员工人数
- -
- 网站
- https://ijiri-choukokusho.com/
- Writer:
- GOOD JOB STORY 編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