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的燈籠製作——「秋村村」構想中寄託的未來願景

  • 其他製造業
  • 接班人
  • 考慮地球資源
  • 為社區所做的努力
  • 與人交往

大阪府

「燈籠」是指以日本傳統竹條和和紙製成的照明器具。事實上,據說燈籠是在室町時代從中國傳入的。以劈開的竹條作為骨架,覆上紙或絲綢以防風,內部點燃蠟燭。燈籠過去作為照亮腳下或作為標識的必需品,但如今已不常見。最初,燈籠被吊在玄關作為祖先從陰間返回家中的「指引標誌」,或者在盂蘭盆節時裝飾在靈廟或佛壇前。福岡的八女燈籠和岐阜的岐阜燈籠尤為著名。
有限会社秋村泰平堂創立於1921年(大正10年),是一家在大阪市中心從事「燈籠」製作超過百年的老字號企業。本文採訪了有限会社秋村泰平堂的第四代繼承人秋村敬三先生,談到了他對燈籠的熱愛及未來展望。

PROTAGONIST

4代目代表秋村敬三

創業百年:從製造業到批發業,再回歸製造業

1921年(大正10年),秋村商店於天王寺區創立。自此以來,持續百年間從事「燈籠」的製造與銷售。過去,燈籠主要用於初盆祭祀逝者,現今則主要製作祭典用與招牌用的燈籠。

初代創辦人作為燈籠職人創業時,當時燈籠需求量大,職人也十分多。因此,當時轉型為收集張紙職人製作的燈籠作為庫存,並提供給書寫文字的職人進行加工的批發業。然而,如今由於燈籠職人減少,公司已開始自行進行文字書寫,採取一條龍生產的模式。

從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轉型期

「直到第三代為止,我們一直從事批發業。然而,從第三代後期到我這位第四代接手時,因為職人減少,只能由我們自己來製作。60多歲的職人已經算是年輕的了。以前甚至有七八十歲還在全力工作的職人。然而,自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以來,許多職人因為後繼無人而結束營業。因此,可委託的職人減少,才形成現在由我們一條龍製作的模式。」(秋村先生)

燈籠在關東地區的高峰期是春季祭典,但在關西的大阪市內,主要是夏季祭典,接著是地藏盆和秋季祭典。岸和田和堺的花車(だんじり)祭以其激烈著稱。如果燈籠損壞,有時也會進行修復。據說大阪的燈籠商在6至9月是最繁忙的時期。

秋村先生在接任社長之前,曾作為印刷機械的維修員工作。在那裡學到的製作方法和結構思維,如今應用到了現在的製造業務中。然而,自26歲接手這份工作以來,他也經歷了許多艱辛。

燈籠製作的難處與成就感

「以前曾發生過委託製作的職人沒有按時交付燈籠的情況。那時,我們只得自學模仿製作,勉強趕上了交期。燈籠製作並不簡單,作為燈籠商卻沒有製作燈籠的技術,這讓我感到非常無力。然而,這後而成為了一個契機,也讓我感到是一種使命,從而下定決心推進自家製造。」(秋村先生)

燈籠的材質分為塑膠和和紙。目前,在秋村泰平堂製作的和紙燈籠中,約八成是由專屬職人製作的素燈籠,再由公司進行文字和紋樣的加工完成製作。

重現客戶需求的燈籠製作

工藝品的話,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的作品,並採用讓顧客自行選擇的銷售形式。然而,秋村泰平堂的燈籠雖然在形狀上是固定的,但其上繪製的商標和設計,則是根據顧客的提案來製作。可以說是一種工業產品。
「我們會盡可能忠實地再現顧客帶來的圖像或設計,製作出符合居酒屋、燒鳥店等店鋪氛圍的燈籠。為店鋪的興旺製作燈籠,就是我們的工作。」(秋村先生)

燈籠是襯托店鋪或空間的重要元素。如果是高雅的店鋪,就要製作出高雅的氛圍;如果是充滿活力的店鋪,就要展現出活力。秋村泰平堂所繪製的圖案,具備將顧客心意具體化的力量。

據說秋村先生現在依然會觀察街上懸掛的燈籠進行研究。根據店鋪的類型和地點,能引人注目的燈籠也會有所不同。他走遍全國,通過雙腳積累的敏銳觀察力,成為了今日技術的源泉。

奉納於世界遺產金峰山寺的直徑9尺大燈籠

談到印象深刻的工作時,秋村先生表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為以世界遺產和吉野千本櫻聞名的金峰山寺製作了一個直徑9尺(約270公分)的燈籠。這個燈籠大小僅比雷門的燈籠稍小一些。其實,大約50年前,我們公司曾製作過一個燈籠並交付給金峰山寺。我出於興趣而去了寺院查看,但發現那個燈籠已經不在展示了。詢問住持後得知,之前的燈籠已經被撤下了。於是我向住持說明,那個燈籠是我們公司製作的,並提議製作一個新的燈籠。結果,寺方再次將製作任務交給了我們。儘管那已經是13年前的事了,我至今仍清楚記得當時吊起那個燈籠時的感動。」(秋村先生)

此外,在為BEAMS JAPAN製作燈籠時,也曾受到媒體報導,這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士氣。作為傳統產業,秋村泰平堂獲得了高度評價,同時與時尚業界的合作也取得了成功。這是一項象徵職人技術之高與企業信任度的代表性工作。

邁向「秋村村」的願景

秋村先生的夢想是建造「秋村村」,打造一個能實現燈籠一條龍生產的地方。

「用於燈籠製作的竹條和和紙的原材料目前都處於短缺狀態。燈籠是結合了竹條與和紙這兩項日本傳統產業的工藝品。為了確保這項技藝能傳承給下一代,我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環境。因此,我正在推動建設秋村村,種植竹子、栽培和紙的原材料,努力親手製作燈籠所需的所有材料。」(秋村先生)

秋村村的目標不僅是製作燈籠,還希望吸引竹條和和紙等其他領域的職人聚集,創造一個能夠傳承各種技術的地方。秋村先生計劃在2028年前實現這一願景。建造一個匯集職人的村莊,為當地的傳統產業注入創新,這在當今時代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構想。

近年來,與傳統產業相關的職人數量逐漸減少,這類努力變得越發重要。如果秋村村得以實現,這將不僅有助於文化傳承,還可能成為一個新的觀光資源,並為地方活化帶來巨大的貢獻。

「最近從未見過或觸碰過燈籠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問孩子們『提到燈籠會想到什麼?』,他們會回答『祭典!』,但如果接著問『提到祭典會想到什麼?』,答案卻是『攤位!』。如今也有一些祭典不再懸掛燈籠,雖然無可奈何,但還是令人感到遺憾。
未來,燈籠的需求可能會減少,這一點令人擔憂。然而,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加希望將燈籠傳承下去。燈籠雖然是從中國傳來的,但為了適應日本狹小的家屋環境,日本人將其改良為可折疊的形式並加以普及。這種為日本人創造的燈籠,是我們應該珍視並守護的文化遺產。」(秋村先生)

秋村先生的構想和訊息中,充滿了對燈籠的深厚情感。燈籠不僅僅是裝飾品,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作為具有價值的產業之一,它應該被守護並傳承到未來。

INFORMATION

有限会社秋村泰平堂

ちょうちん作りは、今も昔も手作業で 木型を組むところから始まり、竹ひごを巻き付け和紙を張る工程と、文字を書き上下の枠を取り付ける工程があります。
当社では一貫生産が可能で特に文字書きが得意です。昔は生活必需品であったちょうちんも、今ではあまり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が、私達はちょうちんの素晴らしさを知っています。
その素晴らしさを後世に伝え残し、時代に合わせて変化させる。
日々ちょうちんの可能性を追求し、ちょうちん文化を通して笑顔あふれる社会づくりに取り組んでいます。

設立
1921
員工人數
-
網站
https://chochin.net/
Writer:
GOOD JOB STORY 編集部

相關文章

大阪府の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