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備的志向,將日本料理的傳統融入世界的日常生活
- 食品和飲料製造
- 其他製造業
- 日本文化
- 與人交往
- 永續發展目標與永續發展
大阪府
支撐著日本飲食文化的和食,在傳承傳統的同時,也不斷嘗試與時俱進的挑戰。位於大阪本町的「味吉兆 BUNBU庵 」,正是這樣一家致力於革新的日式料理餐廳。該店承襲自戰後將日本料理之格調推向世界的名料亭「吉兆」的腳步,在提供正統日本料理的基礎上,也積極開發家庭用冷凍食品及拓展海外市場。
本篇文章將專訪創業五十週年的株式會社味吉兆第二代代表——中谷隆亮先生,聽他分享對店鋪經營的信念、和食的未來,以及其放眼世界的展望。

PROTAGONIST
中谷 隆亮第二代
在都市大樓中打造「市中山居」之境
大阪本町。在都市大樓中靜靜懸掛著暖簾的「BUNBU庵」,一踏入店內,便彷彿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沉穩靜謐的空間。中谷隆亮先生所提出的理念,是「市中山居」。他希望為忙碌日常中的人們,提供一處能靜靜享用餐食的場所。「BUNBU庵」正是承載這份心意而誕生。
「有位顧客已經連續光顧四十年了,即便我們經歷代代傳承,他們一家仍以父子兩代、三代持續來訪。甚至有一位從嬰兒時期就被帶來的孩子,長大成人後也特地在成人禮那天來到店裡。能在如此重要的日子見到他,真的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中谷先生語氣溫和,臉上流露出多年經營所積累的自信與對顧客深切的感謝。味吉兆的時光流轉中,人與自然恬然相伴,這正是「BUNBU庵」所奉上的款待之道。
與嚴父一同修行的歲月,以及對店名的深厚情感
中谷隆亮先生之父——中谷文雄先生,曾擔任日本料理名料亭「吉兆」的料理長。當他向「吉兆」創辦人湯木貞一先生表達想要獨立開業的想法時,因其過人的廚藝與一貫誠實的作風,反而受到器重:「與其從零開始辛苦創業,不如就在這裡做吧。」
於是,他承接了位於心齋橋大丸百貨內的「味吉兆」門店,由此開啟了自己的經營之路。
中谷隆亮先生開始意識到料理之道,是在父親文雄先生獨立開業之際,當時他年僅18歲。
「那時只是單純地想,‘如果繼承店鋪,父母應該會高興吧’,就是這麼輕鬆的想法。」
大學畢業後,他在25歲那年加入味吉兆。然而,料理界講究師徒制度,許多同業從中學畢業後便進入此行業,他的起步已經算晚了。此外,父親對料理極為嚴格,從不允許任何妥協。
歷經二十多年漫長的學徒與歷練,他終於在48歲時正式接過招牌,成為第二代經營者。到了55歲,他創立了「味吉兆 BUNBU庵 」,這個店名承載著他深厚的情感。
「BUNBU庵 」之名,來自父親「文雄」與母親「武子」的名字,取其「文 / BUN」與「武 / BU」兩字;同時也融入了父親生前珍視的理念——「文武雙全」,即不僅要精進技藝,也要培養修養與心性,這是日本自古以來重視的精神。開店之時,雙親皆已離世。他將自幼便深植心中的父親教誨,銘刻於店鋪的暖簾之上。
「父親常說,僅僅劍術高強,並不足以成為真正的武士;唯有勤於學問,方能成就真正的武士。專業料理人所做的料理美味是理所當然的,真正的價值,在於能否兼具氛圍與服務,這才是真正的料理人。」
經歷過戰爭的父親,對這番話不厭其煩地反覆叮嚀。如今,這些語言仍深深刻在中谷先生的內心深處。
順應四時變化的,不僅僅是料理而已
中谷隆亮先生作為料理人始終堅守的一點,就是對食材懷抱深厚敬意。因其本為有生命之物,抱持著對其負責的態度,他總是力求將食材毫無浪費地完整利用。即便是在備料階段切下的邊角料,也都經過細心構思,巧妙地融入料理之中。
「雖然現在流行所謂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但其實我們從很久以前就一直重視『不浪費食材』這件事了。還有,我也特別講究盡可能提供『現做現上的料理』。至於盛裝料理的器皿,我每個月都會根據當月的料理主題來挑選變換,這就像時髦的女性依季節選擇服裝一樣。」
在料理風格上,他不求譁眾取寵,而是順應季節的節奏,細膩地展現食材本身的風味。同樣地,隨季節更換的器皿也映照著自然的變化。這正是茶道式“待客之道”的一環,承襲自「茶懷石」——一種於小型聚會中招待親近賓客的簡約料理形式——強調自然、不造作的精神。
如何將料亭的風味傳遞到家庭餐桌?
為了將正統日本料理的風味帶入家庭餐桌,「味吉兆 BUNBU庵」投入冷凍商品的研發。最初推出的三款商品分別是:鯛魚炊飯、鯛魚素麵與鯛魚茶泡飯。
其中,鯛魚炊飯將燒烤過的鯛魚與高湯冷凍包裝,消費者只需將其加入自家煮好的米飯中,即可還原出料亭級的風味。鯛魚素麵則是以鯛魚骨熬煮出的高湯搭配素麵,講究在家也能輕鬆享用專業料理的口感。至於鯛魚茶泡飯,則是將生鯛魚刺身以真空冷凍保存,並搭配特製高湯包,其中含有芝麻與芥末等配料,組合成完整的一道佳餚。
「我希望大家能在家中也品嚐到真正的日本料理。男性顧客可能因為應酬等機會,較常接觸料亭的味道,但家裡的太太或孩子就很難有這樣的經驗。對那些平時在家中持家、不常出門的人,也希望他們能吃到所謂的『日本料理』。」儘管目前在冷凍商品的開發上,仍面臨庫存管理與物流方面的課題,但中谷先生仍滿懷熱忱地表示,為了將「BUNBU庵的味道」傳遞給更多人,將會持續拓展這項事業。冷凍商品也有望成為拓展至電子商務與海外市場的關鍵策略之一。
不隨和食熱潮起舞,而是……
中谷隆亮先生對當前圍繞和食的風潮抱持著一種危機意識。如今,受到關注的多為壽司、天婦羅、拉麵、大阪燒、章魚燒等大眾熟知的料理。然而,真正的日本料理,其本質並非讓顧客從菜單中挑選自己想吃的東西,而是支付相應的費用後,將料理的選擇權交由店家安排,依照順序一道道呈現。從清湯開始,到燒物陸續上桌,讓顧客在從容的節奏中,細細品味整體的料理流程——這才是日本料理的核心。
「這種流程,日本人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但對於外國人來說卻不太容易。就好比看電影,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情節會覺得無趣吧?我希望大家能享受那種‘不知道接下來會出什麼料理’的驚喜感。在正面的意義上打破他們的預期 ,並呈現超乎預期的料理,這正是我想做到的。」
就如同日本人前往海外高級飯店時,常常會選擇品嚐法式套餐一樣,和食也理應能夠成為世界一流飯店的主餐選擇。中谷先生所追求的,並非搭上和食熱潮的順風車,而是希望能將和食原有的魅力,原汁原味、毫不矯飾地傳遞給全世界。
將真正的和食,融入世界的日常生活
作為在地社區的貢獻之一,「味吉兆 BUNBU庵」也參與了兒童食堂的支援,以及為宿坊設計精進料理等活動。而中谷隆亮先生心中還懷抱著更宏大的夢想——那就是將日本料理推向世界,讓真正的和食在各國深耕扎根。未來,他將以越南河內為起點,嘗試與當地資本合作,放眼整個東南亞市場,推動和食文化的普及。
「目前在海外,和食仍被認為是昂貴又不好吃的料理。有些地方提供的味噌湯甚至沒有放高湯,導致整體風味失去‘旨味’的本質。我認為比起豪華料理,更重要的是要將和食作為一種日常的飲食文化,好好傳達正確的味道。我們也會善用當地食材,同時把日本應該傳遞的部分準確地傳達出去。」
正因為現在和食在海外的熱度逐漸上升,中谷先生更加感受到「傳遞真正和食」的責任。他笑著說:「就像之前的抹茶熱潮那樣,我希望能把日本的下一波飲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會是昆布?還是味噌?這一點現在還無從得知。懷抱著日本料理的深邃精神,以及從雙親承襲而來的「文」與「武」之心,中谷先生正踏出一小步,穩健而堅定地邁向世界。
INFORMATION

味吉兆 BUNBU庵
1970年5月,在吉兆創始人(已故)湯木貞一先生的指示下,在大丸心齋橋店開設了分店。自1972年起,以現名「味吉兆」重新啟航,承襲了傳統的「暖簾」(招牌)。
自此,初代中谷文雄堅守並延續湯木貞一先生所提倡的「世界的名物,日本料理」之理念。
如今,由第二代中谷隆亮繼續守護並發揚這份精神,亭主與料理長親自從料理到擺盤一手包辦,致力於讓賓客品嚐到「大阪之味」的真正精髓。
- 設立
- 1972
- 網站
- https://bunbu-an.jp/
- Writer:
- GOOD JOB STORY 編集部